行業動態
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損害原因及預防措施?
一、概述
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、無接縫、行車舒適、耐磨、振動小、噪聲低、施工期短、養護維修簡便、適宜于分期修建等優點,因此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。在高速公路的建設中,我國的絕大部分高速公路都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。隨著國民經濟快速、協調發展,我國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,車輛迅速大型化且嚴重超載,使公路路面面臨嚴峻的考驗?,F有高速公路的有效服務時間普遍未能達到其設計使用年限,常常在通車2至3年后便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早期破損現象。在當前公路建、養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,研究瀝青路面的早期破損原因及防護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瀝青路面的破壞形中國瀝青網式主要表現為車轍、低溫開裂和疲勞開裂,從60年代以來,幾乎大多數與瀝青路面研究有關的課題也集中在這三大破壞形式上。近年來,另外兩種破壞形式——水損害和反射裂縫也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,也已形成世界性的問題。
二、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損害產生原理淺析
雨水通過瀝青面層空隙或縫隙,或者由分隔帶或路肩滲入到路面結構內,若|考試|大|不能夠及時予以排除,就會浸濕各結構層材料甚至路基土,使其強度下降,變形增加,承載力降低,使用壽命縮短。進入路面結構層之間空隙中的水分,在汽車輪動態荷載的作用下,成為高孔隙水壓力和高流速的水流,使瀝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漸喪失粘結力,水分逐漸滲入瀝青與集料的界面上,瀝青膜從集料表面脫落(剝離),瀝青混合料出現掉粒、松散,繼而形成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損性坑槽。從而使整個路面結構的使用性能迅速變壞。
三、混凝土路面水損害產生的原因及相應預防措施
1、路面排水系統不健全。
國內部分高等級公路沒有設計排水結構層,只是希望在上面層和中面層之間排水,同時在路肩上設置了碎石盲溝,通過碎石盲溝將上、中面層間的水排出。事實上,由上面層滲入的水,無法從碎石盲溝排出,而長期滯留在路面中或通過中、下面層空隙以及裂縫滲到中、下面層。在車輪荷載作用下,部分路面水變成有壓水,特別在夏季,溫水加劇了集料上瀝青膜的剝離,造成路面松散脫落。
因此,應合理設置中央分隔帶和路肩的防、排水設施。如在中央分隔帶或路肩范圍內鋪設不透水或低透水性的防滲層,以達到防水阻滲、保護路面結構的目的。
防滲層的設置,應與中央分隔帶或路肩排水結合起來,統一考慮。防滲層可以采用表層鋪面型式,也可采用下臥埋置的下封式或側封式,還可采用它們的組合型式。防滲層可選用瀝青處治混合料或土工合成材料,水泥混凝土,漿砌混凝土預制塊或石材等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設置的防滲層或鑲邊路緣石與瀝青路面邊緣相接時,接縫應填充密實,銜接緊密,以防雨水侵滲進入路面結構內部。
- 上一個:瀝青混凝土的強度表現在哪些方面?
- 下一個:瀝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優缺點對比